【抗日战争史上的今天】7月26日:中美英三国发表《波茨坦公告》

【抗日战争史上的今天】
权威解读
1945年欧洲战争结束后,日本法西斯的战争灭亡已经临近。在此形势下,史上嗫嗫嚅嚅网苏、天月美、日中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、美英杜鲁门、国发公告丘吉尔(后艾德礼)和三国的表波外长、参谋长等,茨坦于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,抗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战争波茨坦举行会议,就一些共同关心和面临的史上重大问题进行协商。会议着重讨论了结束对日作战的天月条件和对日本的战后处置问题。7月26日,日中会议以宣言的美英嗫嗫嚅嚅网形式发表了《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》,促令日本法西斯立即投降。8月8日,苏联对日宣战,亦正式加入公告。所以公告最后成为四国对日作战的共同宣言。
《波茨坦公告》要求:“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,并对此种行动诚意实行予以各项保证,除此一途,日本即将迅速完全毁灭”,并宣布盟军将占领日本本土,依照法律惩办战犯,实施开罗宣言条款,等等。《波茨坦公告》对负隅顽抗的日本法西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波茨坦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美、英、苏三国政府首脑,继德黑兰会议、雅尔塔会议之后,时间最长的一次会议,历时17天,也是大战期间最后的一次国际会议,它的成功具有重大意义。会议上苏、美、英三大同盟国对战后安排虽有分歧,但均能以最终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最高目标为大局,而各有妥协让步,从而对彻底击败日本法西斯,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起了重要作用。但同时,这次会议划分大国势力范围,造成许多战后许多矛盾冲突,为以后“冷战”埋下了种子。
8月15日,日本宣布正式接受《波茨坦公告》,无条件投降。9月2日,在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时,日本承诺“日本天皇、日本政府及其继承者忠实执行波茨坦公告的各项条文”。
抗日战争史回眸
1937年7月26日
日军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,限令撤退第29军部队(注:1937年7月7日,全面抗战爆发,29军37师在卢沟桥对侵华日军进行反击),后遭宋哲元拒绝。
策划:李方舟 董大正 任子薇
制作:董大正 杜丹
[ 责编:张悦鑫 ]本文地址:http://chaozhou.haskj.com/news/164b29899537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